有人问我,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到底还能不能食用?
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,现在大部分人在去超市选购食品时,一般都会先看一下标签上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再买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然而仍有一部分人不会看标签。这也导致很多人可能一不小心就会买到超过保质期的商品,那超过保质期的商品到底还能不能食用呢?
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再了解一个名词,保存期。接下来我就说说他俩到底有啥区别:
一、保质期,也称食品最佳食用期或食品最短食用日期。
二、保存期,指食品的最终食用期。
“保存期”也可以理解为有效期,也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,食品的最终食用期。如果某一食品超过了保质期,但其不一定就超过了保存期。换句话说,保质期保证的是在标注时间内产品的质量是最佳的,超过保质期的食品,如果色、香、味没有改变,仍然可以食用。但超过了保存期的食品,质量会发生变化,因此不能再食用,更不能用以出售。
保质期不是识别食物等产品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,可能由于存放方式,环境等变化物质的过早变质。所以无论从食品安全还是口味营养方面考虑,食物等尽量在保质期到期前食用。
在保存期之后,食品则会发生品质变化,产生大量致病细菌,如果食用,则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和急性传染病。所以,过了保存期的食物,必须做丢弃处理。
目前很多超市、小区门口有一些买临期食品的,也就是马上要到保质期的食品,在这里也提醒大家慎重选购,有些预包装食品可能因保存条件变化而造成保质期缩短,虽然没到保质期但实际上因为保存条件变化,其质量已达不到要求!
最后我们总结一下,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未必就完全不能食用,但为了安全起见,还是不要食用为佳!
标签:
食品安全
银行卡上